• 圖案背景
  • 純色背景

您的反饋 必有回響

行業(yè)資訊

一張返鄉(xiāng)車票背后的利益局

發(fā)表日期:2018年01月19日

“假我都請好了,票還沒買到!”年關將至,和回家的喜悅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人們搶不到票的無奈。

從開放網絡購票以來,12306網站、手機各種APP成為春運鐵路購票的重要渠道。前幾年代搶票曾是一項不付費的服務,如今收費和增值服務布局日益明顯。目前,很多搶票軟件的功能都默認購買20或30元的VIP極速通道,用戶購買后可擁有更大的帶寬或者提前預付出票;此外用戶還可付費購買或者分享給好友獲取搶票加速包……

今年,京東、攜程、同程、美團、飛豬等平臺搶票大戰(zhàn)依舊火熱。對于各大互聯(lián)網企業(yè)而言,布局搶票除了借此獲取流量和用戶,反哺其他主營業(yè)務,火車票背后的經濟賬也日益明顯,一條規(guī)模高達千億的春運搶票產業(yè)鏈已形成。

拼搶的市場

一直處于灰色地帶的“搶票產業(yè)”最初進入巨頭視線是在2013年。

依靠獨家推出的搶票功能,360瀏覽器在春運搶票高峰的12月市場份額急速增長,使用率大幅提升,至12月21日使用率達到22.91%,創(chuàng)下近年來國內瀏覽器產品使用率最高的紀錄。有傳言稱,經此一舉,360瀏覽器拿下了3000多萬的新增用戶,震驚業(yè)界。

從那以后,百度、搜狗、UC等大大小小各個瀏覽器都推出了免費搶票功能,這個業(yè)務成為了它們必爭的流量和用戶增長新入口。

除了PC端之外,投資界通過搜索App store發(fā)現(xiàn)有近30款搶票軟件,不乏網易、攜程、去哪兒、美團、飛豬、同程、智行火車票、高鐵票務、搶票達人、搶票大師、搶票王、鐵友火車票等等。移動端的搶票軟件的模式多為加價購買保險的形式進行增值收費,價格在20元-100元不等。

其中,智行火車票在2016年底曾獲千萬元天使輪融資,具體投資方并未透露。鐵友火車票前身為久久票務網,2011年7月被攜程收購,智行火車票則于2015年7月被攜程1億元收購。

高鐵管家隸屬于北京市活力天匯科技有限公司,活力天匯主要做機票和火車票預訂,從2009年成立以來,獲得了3輪超10億元融資。

美團搶票功能也大同小異,有先付款出票即搶、出票鎖位后再付款、提前預約的形式進行搶票。2017年8月,美團旅行升級了火車票搶票功能,成功率最高可達87%,今年美團旅行背靠美團云,依賴打碼技術,將搶票成功率提升至96%。

“一票”難求,返鄉(xiāng)方式愈發(fā)多樣化

根據(jù)相關部門預測,2018年春運全國旅客發(fā)送量將達到29.8億人次,與上年春運基本持平。其中,道路24.8億人次,下降1.6%;鐵路3.89億人次,增長8.8%;民航6500萬人次,增長10%;水運4600萬人次,增長4%。簡言之,除了道路人次下降,其他路線人次全面上漲。

在預測中,今年春運搶票形勢將有所緩解。一方面,由于我國列車數(shù)量已經增加至3819對,且高鐵、城際等快速列車占比達60%,鐵路整體運力大幅提升;另一方面,2018年春節(jié)較晚,學生放假較早,學生流、務工流、白領流在時間上得以錯開。

據(jù) 360瀏覽器發(fā)布的《2018春運預測報告》,預計“2018年春運期間,廣東、北京、上海、浙江等地市出發(fā)的車票最為難搶,其次是福建、江蘇等地,其中,最擁堵路線將仍被廣東、浙江、上海等東南沿海省市包攬?!钡赜蛏?,整體呈現(xiàn)“北松南緊”的趨勢。

然而,預想中的搶票難度下降并沒有發(fā)生,“一票難求”“望票興嘆”依然是2018年春運的“主旋律”,但今年春運出行方式相比之下略有改變。

2018年,選擇打車、拼車、自駕甚至騎行的方式回家的人群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大幅上漲。根據(jù)滴滴順風車的預測,2018年將運送3300萬人次返鄉(xiāng),這個數(shù)字相當于滴滴順風車在2016年、2017年兩年在春運期間運送乘客回家總人數(shù)的3倍。

除了滴滴順風車外,獵豹5年前就開始推出橙色大巴,為買不到票的乘客提供提供免費返鄉(xiāng)大巴。據(jù)悉,獵豹橙色大巴到達全國18座城市,已累計發(fā)出101趟大巴,平安行駛了118000公里。

在火車、高鐵、飛機這三條主流返鄉(xiāng)方式上,“曲線回家”成為2018年最受追捧的策略之一。

具體言之,“ 曲線回家”包括“最優(yōu)路線中轉”、“空鐵聯(lián)運”、“公鐵聯(lián)運”等多種方式,以筆者的小伙伴為例,她沒能買到北京-長春的直達票,搶票平臺為她推薦了“北京-沈陽-長春”的中轉方式,總時長只多了兩個小時。

一張票背后的利益局

在互聯(lián)網巨頭加持下,傳統(tǒng)的“黃牛”業(yè)務也開始漲價。據(jù)投資界了解,去年一張票平均加收50元服務費,今年已經漲到了100元,根據(jù)距離遠近還會適當再累加。理由也是簡單粗暴——“一票難求”。

各大瀏覽器、出行平臺積極為用戶搶票背后,原來線下的客流導入線上,也再現(xiàn)了“排隊”盛況。各家大戰(zhàn)的背后,它們的商業(yè)模式也日益清晰。

對于攜程、同程、美團而言,搶票業(yè)務則可以更好的增強用戶黏性,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用戶增長入口。而且,對于這些平臺而言,通過買票入口,也可以鏈接到自己的其他業(yè)務,比如汽車票、專車服務、餐飲、酒店預訂等,進一步擴大盈利規(guī)模。

此外,諸多搶票軟件都推出了有償搶票、插隊搶票的服務,也成為平臺的一個收入來源,在增值服務方面,加速包、提醒服務、快遞服務、不顯眼的保險等都是搶票業(yè)務收入的一部分。

一直以來,搶票業(yè)務都游走在法律的邊緣,首先,12306官方并沒有授權任何平臺代理自己票務業(yè)務,其次,“有償”的出現(xiàn)嚴重的破壞了公平性。雖然,攜程方面曾官方回應“花錢搶票成功率提高不大”,但是有失公正的行為已然發(fā)生。根據(jù)相關規(guī)定,代售車票過程中,加價或變相收費屬于價格違法。

另一方面,搶票軟件也很可能侵犯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。首先,在網頁端,部分網站在下載搶票軟件的同時,借機搞搭售,進行捆綁式銷售行為,比如在系統(tǒng)默認選項中增加“搶票套餐”等額外有償服務,或者趁機讓用戶默認也下載了其他軟件;其次,在手機端,用戶選擇搶票服務時,某些軟件也會自動幫用戶勾選付費服務,如果用戶沒有仔細確認,就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條件下,完成了消費。

此外,由搶票軟件代搶車票的車票衍生出的一個隱患是個人信息的泄露。由于火車票是實名制購買,旅客姓名、身份證號、手機號、常出行城市等大量的個人信息暴露在第三方平臺。即使平臺的后臺旅客數(shù)據(jù)是明文存儲的,但如果安全防范手段薄弱,將導致用戶隱私可以被直接訪問。

結語

在每年一度浩大的“中國式回家”中,催熱了中國特色“春運經濟”。作為最為特殊的消費季,背后還有每年迭代的升級版春運必備神器;還有從方便面、火腿腸、啤酒、飲料吆喝買賣的食品產業(yè)鏈向中國鐵路統(tǒng)一冠名商標的食品安全生產鏈發(fā)展。

姿勢要對、速度要快,買了加速包開售一秒還是剩無座。今年你買到回家的票了嗎?


關注我們

關注微信公眾號